-
白水洞
简介:白水洞在新邵县城北部十二公里处的高桥乡境内。白水洞并非山洞,而是一处峡谷风景胜地的总称。峡谷纵深10公里,据新邵县地名录记载:洞内有铸铁亭,片石庵、吸潮岩、寒碧寺、滴水岩、银涛峡、瀑布泉、镜石、落雁池等
-
云麓宫
简介:云麓宫是一个道观,位于岳麓山的云麓峰顶,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,建于明代。1944年被日机炸毁,1957年重建。 游人到这里可领略“直上云麓三千丈,来看长沙百万家”的壮阔景色,登上云麓宫里的望湘楼,可以看到“湘江北
-
蔡锷墓
简介:位于白鹤泉左后方的山上,1917年4月12日蔡锷将军灵柩自日本归葬于此。 墓地面积1620平方米,墓冢、墓碑及整个墓地均以花岗石铺砌,墓碑高4.8米,墓塔四周的24块护栏石板上分别刻有当时的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贵州、广西、广
-
云山国家森林公园
简介:云山,湖南西南名山,最高峰海拔1372.5米,年平均气温15℃。 1992年9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。云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,为全国第六十九福地,亦称“楚南胜地”,远在隋唐间,便有佛教传播,宋、明最盛
-
赫曦台
简介:赫曦台位于岳麓书院门前。明嘉靖七年知府孙存在岳麓山顶建有赫曦台。王守仁题诗:“隔江岳麓悬情久,雷雨潇湘日夜来,安得轻风扫微霭,振衣直上赫曦台”。后来逐渐荒废。清乾隆五十五年(公元1790 年)山长罗典建台于
-
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
简介:全馆包括: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,原名“文华书院”,1901年更名为“里仁学校”,创建于清道光21年(1841年),是浏阳仅存的二大书院之一,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。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史辅助陈列馆和1930年毛泽东同志
-
蟒蛇洞
简介:蟒蛇洞在禹王碑北面的一个幽谷中。蟒蛇洞在西晋以前叫“抱黄洞”。相传宋祥符年间(公元1008-1016年),有个叫张抱黄的道士,在岩下修炼,丹成升仙而去,“抱黄洞”由此而来。据传张道士升仙后,洞被蟒蛇盘踞,故有蟒蛇
-
禹王碑
简介: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苍紫色石壁上,在蟒蛇洞南面。面东而立。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。大禹继父治水,“七年闻乐不听,三过家门不入”的美谈,流传至今。 岳麓禹王碑高1.7米,宽1.4米,碑文分9行,每行9字,
-
黄兴墓
简介:黄兴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,麓山寺后,有石级直达。墓坐西向东,由三层近百级石砌台阶步入墓地。墓矗立塔形碑柱,为一整块四棱形乳白色岩石琢成,高约10米,气势雄伟,正面嵌铜制墓碑,上镌“黄公克强
-
半山亭
简介:半山亭,位于岳麓山半山腰,乃一座六方形凉亭,是游人上山常驻足憩息之所。 关于半山亭,民间有一段有趣的传闻。据说很早以前此地为半云庵所在,为上下山必经之路,麓山寺的僧人下山买物,挑担回寺,常在此歇息。当